为进一步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推动学科交叉和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培养,提升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推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根据学校“双一流”建设整体安排,研究生院开展2025年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升计划项目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升计划秉持“拓展人文素养,培养科学精神,强化实际应用,鼓励学科交叉,跟踪学科前沿、深化课程思政”的理念,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着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课程申报要与2025版研究生培养方案紧密结合,课程建设要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课程内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突出科学研究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突出学科交叉、人工智能和学科前沿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突出校企联合培养实践案例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
二、建设内容
1.学科交叉课程
该类课程申报以交叉学科博士点和学科交叉中心规划的研究方向为单位组织申报。学科交叉课程要求跨学科、跨学院规划共建学科交叉课程(鼓励校外跨学科交叉)。课程注重传授本学科知识与学科外知识的交叉应用,授课形式要求模块化、团队化,周课时可以灵活安排。
2.人工智能+课程
该类课程作为研究生选修课程建设,旨在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创新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体制机制,探索构建更加广泛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科研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课程申报要求由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教师和专业领域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课程内容不仅包括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实际应用,同时须涵盖技术工具的使用、经典案例的分析等。
3.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课程
该类课程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课,旨在促进教学环节与行业应用紧密结合。课程申报要求本校教师与行业导师组成课程小组联合申报,本校教师要具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资格,行业导师要有授课能力,能够以案例的形式将行业普遍采用的技术、标准、流程、规则引入课堂。周课时可以灵活安排。
二、建设要求
1.立项课程建设完成后进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供研究生修读。
2.课程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能够准确把握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3.鼓励教师将各类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促进科教融合。鼓励教师按照本研贯通思路进行课程整合和建设。
4.立项课程须按照智慧课程建设,制作须符合《智慧教育平台 数字资源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 JY/T 0650-2022)中的相关要求。(见附件1)
5.立项课程在建设期内须形成一套完整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大纲、课件、教学视频等,并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或者其他智慧课程平台上线,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6.所有课程建设周期为半年,课程建设过程安排立项评审和终期验收两个环节。每个培养单位至多报送1门课程,全校遴选10-15门课程进行资助建设,每门建设经费为3-5万元,根据申报情况和建设目标经评审后确定资助金额。评审确定的课程一次性下拨建设经费。
三、工作安排
申报课程项目须提交《兰州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升计划项目申报书》(见附件2),于2025年9月11日前将申报书(Word电子版,PDF扫描版)发送至lzugso@lzu.edu.cn。
联系人: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 王龙
联系电话:8912660
附件:1.智慧教育平台 数字资源技术要求
研究生院
2025年7月9日